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62章闵敏找到如意郎

闵敏这一年又当生产队长了,农科院雇了30名农工,把30公顷的农研大地交给她当了实验田。

农研大地,位于农科院院部的北面。通往机场的雄鹰路把这片东西1500米,南北200米的平坦如砥的大地分成了东西两块,一条水泥罩面的水渠南北贯穿,10口电机井的红色泵房排成一排,泵房与泵房之间都有三个石板,中间走人,两边承载车轮,六面砖墙把两块地圈成了两个凵型,水渠南便是铁北的四道街,取名建华街,是用砂石铺成的。

大地里铺着喷淋管道,200个白色的摇动喷头,可以覆盖整个田地,闵敏得到这块现代化的实验田,如获至宝。她妹妹闵繁考上了农大植保系,她也得到了农大专科学历。本来可以脱产续读本科,但是,她怕失去这块地的掌控权,毅然选择了留下当实验田管理员。

这个实验田管理员属于后勤处的管理人员,不是科研人员,虽然科研人员也称研究员,但是这个员走的是和教授并行的职称系列,而闵敏这个员则走的却是行政系列。是什么系列她不在乎,在乎的是这块地的耕种权。

农科院的研究员、副研究员有40多个,分为豆类所、玉米所、高粱所、水稻所、谷糜所、小麦所、薯类所、蔬菜所、畜牧所、果树所等10个科研所,助理研究员和技术员达200多人,后勤处还有在职员工100多人。聘用的农工大多是返城知青中的本院职工子女,属于长期聘用的临时工。

闵敏仿佛又回到了集体户,成了这些知青的生产队长。后勤处有农机科,种地、趟地、收割的机械化程度较高,农工们就在铲地和收割时劳累一些,其余时间是钉实验田标牌,挂植物品种标签,给植物量叶子和茎高,给士壤取样,喷药和追肥等。

院里化肥品称全、数量多,种子都是良种,农药都是新品种,所有生产资料不计成本,按需使用,要的是实验记录。这对闵敏来说,简直就是豪华和奢侈的实验场,使她看到了不靠天也能种田的理想农业。

她虽然是队长,但是种什么不是她说得算,由各研究所下达种植计划,各所的助理研究员和技术员经常到各自的实验田来采集数据。

有一个叫田间的农大毕业生是玉米所的技术员,180公分的大个,可谓玉树临风,长得不算漂亮,但是一看就稳重老诚。他是白城人,72年下乡,76年推荐上学进了省农大,80年毕业,这是毕业前来农科院玉米所实习的。

他是一个多面手,学的是植物保护,还学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